当前位置:首页 > 光度计 > 正文

红外分光光度计波长

简述信息一览:

荧光酶标仪和分光光度计的异同点

1、酶标仪是一种更高级于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光学仪器,检测样品的吸光度,用来判断样品的病毒,如:乙肝病毒检测,梅毒检测,HIV检测等,也可以通过样品的吸光度来换算成浓度,检测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如:三聚青氨,瘦肉精,农药残留,蓝耳病等。

2、光密度(OD值)与吸光系数。待测组分的浓度以及光路长度成正比关系。分光光度计***用的比色杯的宽度通常是1cm。光路长度固定为1cm。不同仪器。不同批次测量的数据具有同样的可比性。而酶标仪***用的是垂直光路。所以光路的长度应该是液体液面的高度。所以测得的值受到样品的体积的影响。

红外分光光度计波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可以用酶标仪来测,酶标仪和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主要区别是通量(比如9384孔板)和样品用量(200ul或80ul)上有差别,以至于光径也有差异(即不是分光光度计标称的1cm光径),但这并不影响实验结果,只要待测样品的加样量和标准样品的加样量一样就行(比如96孔板,200ul/孔)。

4、酶标仪结构根据检测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规格,包括40孔板、55孔板和96孔板,以适应单孔检测或整排检测。其光源光路系统通过相干滤光片或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获取单色光。滤光片既可以放置在微孔板前,也可置于后,不影响检测效果。

5、当然不用啦。虽然它跟分光光度计的原理是一样的,即分光光度计先测蒸馏水的吸光值,标定为0,然后再测样品的吸光值。但你要知道一点,几万块的仪器怎么着也得智能化点吧,它的程序都是预先编好的,已经自动排除了空板本底吸光度的影响,不需要单独测空板。

红外分光光度计波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红外比紫外更适合定性的原因?

1、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的改变也会影响吸收光谱,在极性溶剂中某些化合物吸收光谱的精细结构会消失,成为一个宽带。所以,只根据紫外光谱是不能完全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还必须与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以及其他化学、物理方法共同配合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2、红外吸收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都可以用于物质定性和定量的测定。只是所需要光谱不同。紫外:180~380,可见380~750,红外,750~2000 nm , 所在的波段不同。红外吸收光谱法简称红外光谱法。

3、原理不同: 紫外吸收光谱:物质对紫外光的选择性吸收是基于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不同物质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组成,因此它们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也各不相同。紫外光谱分析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确定物质成分和结构的技术。

4、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用双光路分别检测样品和参比的透过光强,然后做差得到的样品光谱。光谱反映的意义不同。红外吸收光谱能给出样品分子的振-转结构信息,可以用于鉴定分子结构; 紫外-可见光谱给出的是分子的电子态跃迁信息,用于确定分子的激发性质。

紫外光谱的波长范围是?

1、波长范围是10~380 nm,它分为两个区段。波长在10~200 nm称为远紫外区,这种波长能够被空气中的氮、氧、二氧化碳和水所吸收,因此只能在真空中进行研究工作,故这个区域的吸收光谱称真空紫外,由于技术要求很高,目前在有机化学中用途不大。

2、紫外光谱的波长范围通常是从10到400纳米(nm)。这个范围被分为两个主要区段:远紫外区(10-200 nm)和近紫外区(200-400 nm)。远紫外区的波长较短,易被大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吸收,因此主要在真空中进行研究,这一区域的吸收光谱也被称为真空紫外。

3、紫外光的波长范围是波长范围在10nm~400nm。400~760nm的光为可见光,760~1000nm的光为红外光。紫外线(Ultraviolet,UV)是电磁波谱中频率为750THz~30PHz,对应真空中波长为400nm~1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它是频率比蓝紫光高的不可见光。

4、紫外光谱的波长范围是400nm以下。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紫外光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

5、答案是:紫外光波长:400nm以下,可见光波长:400-760nm,红外光:大于760nm。

6、nm,高频短波)、EUV(100nm~10nm,超高频)4种。紫外的光源 氘灯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紫外光源,它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一般为190~400nm的连续光谱带。氘灯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紫外光源,它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一般为190~400nm的连续光谱带。氘灯的使用波长范围一般为190一360nm。

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哪些因素无关

1、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选择三个波长进行校正,这是因为物质的吸光度会受到溶剂、试剂、杂质等的干扰,不同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可能不同。通过选择三个不同的波长点,可以更全面地考察这些干扰因素,并计算它们的校正系数,从而更准确地测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2、原理不同:吸光光度法:是借助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朗伯一比耳定律确定物质溶液的浓度。吸光光度法是比较有色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3、吸光物质的吸光系数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吸收光程长度因素有关。摩尔吸光系数是指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的量度,即一定波长时,溶液的浓度为1mol/L,光程为1cm时的吸光度值,用ε或EM表示。ε越大,表明该溶液吸收光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分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就越高。

4、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正确的是(E)。A.A=TB B.A=1/TC C.A=-1/TD D.A=1gTE E.A=-1gT 分光光度法测定时,一般要求吸光度A在0.2-0.8之间,因为当吸光度在0.187-0.824之间时,浓度的相对误差在2%以内。

5、在定量分析时,首先需要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吸收光谱),从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然后以此波长 的光为光源,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c溶液的吸光度A,作出A~c工作曲线。在分析未知溶液时,根据测量的吸光度A,查工作曲线即可确定出相应的浓度。这便是分光光度法测量浓度的基本原理。

关于红外分光光度计波长,以及红外分光光度计波长怎么调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